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2021-05-06
引言
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R/M HNSCC)的治疗中,靶向及免疫治疗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2020年ESMO有多项研究报道了免疫与靶向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不同治疗模式下的探索。接下来,让我们紧跟学术前沿,一起回顾转移性头颈部肿瘤(R/M HNSCC)在ESMO的部分研究进展吧!
西妥昔单抗联合用药治疗R/M HNSCC
基于EXTREME方案基础上的研究
2020年ESMO报道的研究在EXTREME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西妥昔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作为新的治疗选择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法国一项回顾性研究[1]纳入60例接受PCC治疗(每周予紫杉醇+卡铂+西妥昔单抗)的不适合含顺铂或5-FU治疗的R/M HNSCC患者,经37个月的中位随访后,所有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为11.7个月,其中PS 0-1患者的中位OS为14.8个月,且整体疾病控制率较高(DCR:65%;ORR:43%),证实PCC方案可作为不适合EXTREME方案的R/M SCCHN的治疗选择。
韩国一项纳入18位铂类经治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中, Erb3单抗ISU104与西妥昔单抗联合用药后,客观缓解率(ORR)为36.4%[2],疾病控制率(DCR)可达81.8%,显著优于单药ISU104。此外,该联合治疗可使原本对西妥昔单抗耐药的患者再次对治疗敏感,逆转耐药性。
西妥昔单抗联合免疫治疗方面
基于R/M HNSCC 二线免疫治疗缓解率低,西妥昔单抗可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这一研究背景,英国开展了一项Avelumab与西妥昔单抗联合用药的Ⅱ期临床试验[3],结果显示,Avelumab +联合西妥昔单抗具有安全性及可耐受性,在复发性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在根据iRECIST 可评价缓解的11例患者中,ORR达到54%,DCR达到91%。
另外,西妥昔单抗与纳武利尤单抗以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药的两项研究[4-5]均提示西妥昔单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药有治疗前景。但目前临床试验尚未证实联合用药的显著优势,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生物标志物筛查精准医疗的患者。
在R/M HNSCC中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
免疫治疗与化疗
对于一线铂类治疗失败的患者,帕博利珠单抗与多西他赛在22例中的前瞻性Ⅰ/Ⅱ期研究[6]显示ORR达到22.73%,优于单药治疗,并且DCR可达54.55%,中位OS达到20.4个月,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血液学毒性较高,甚至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死亡。而另一项JAVELIN研究[7]中的Avelumab单药治疗一线以上铂类耐药的R/M HNSCC并未体现出明显的治疗效益,但在对Avelumab应答的病人中,中位DOR并未达到,证实这部分病人的疗效较持久。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此外一项中国台湾的回顾性研究显示 [8],在290例曾接受过西妥昔单抗及化疗一线治疗的患者中,93例二线使用免疫治疗。而不论是铂类耐药患者亚组或一线铂类敏感的患者亚组中,使用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中位OS均显著优于未使用ICI的中位OS(HR分别为0.54,95%CI,0.33–0.87;p = 0.01;以及0.48,95%CI, 0.31-0.73;p < 0.01)(图1)。该研究同时报道了西妥昔单抗治疗进展后接受ICI治疗的患者与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ICI治疗的患者的OS获益相似。因此,在一线使用化疗±西妥昔单抗治疗R/M HNSCC后,应用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图1 铂类耐药/敏感亚组对于ICI治疗的OS差异
KEYNOTE-048的4年随访结果
一线治疗方面,Ⅲ期随机对照研究KEYNOTE-048研究[9]公布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帕博利珠单抗+化疗、EXTREME三个治疗组在一线R/M HNSCC患者的4年长期随访结果,研究显示在PD-L1 CPS≥20与CPS≥1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对比EXTREME以及帕博利珠单抗+化疗对比EXTREME在OS上均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改善(图2-3)。由于西妥昔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对肿瘤的作用机制不同,从既往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肿瘤退缩方面,西妥昔单抗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图2 KEYNOTE-048研究:帕博利珠单抗VS EXTREME
图3 KEYNOTE-048研究:帕博利珠单抗+化疗VS EXTREME
医院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772号
咨询电话:023-60379001
门诊时间:8:00—19:30
注: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